欢迎访问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

中共漳县委员会组织部LOGO

天下贵清  康养漳县
图标 当前位置:首页 > 漳县动态 > 漳县动态

漳县石川乡灾后重建纪实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7日来源:一点定西网 作者: 点击:

众手托起新家园

——漳县石川乡灾后重建纪实

 

   一排排整齐的行道树和太阳能路灯,宽阔整洁的硬化道路,在漳县石川乡菜子川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上,乡综合文化站、卫生院、幼儿园、中心敬老院坐落中间,人们正在广场锻炼身体,卫生厕所和太阳能洗澡配套每家每户,美好的憧憬已经出现在人们眼前。71岁的康世忠老人在自家新建的二层楼房里高兴地说:“打通这条滨河路是几代人的梦。通过灾后重建,群众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用上了卫生厕,走上了致富路,这样好的生活全凭党的政策好。”

   两年多来,石川乡党委、政府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全乡“一号工程”,举全乡之力,集全乡之智,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基本完成了三年灾后重建两年完成的奋斗目标,灾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曾经的废墟上铸起了新的家园,开启了新的希望。

   灾难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道考题。石川乡是“7·22”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乡。如何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早日重建家园,是抢险救灾基本完成后,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在灾后重建中,乡上将1773户农户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头等大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重建进度,2014年底基本完成农村住房重建。受灾群众早日建好家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参与,除了国家的重建补助4万元之外,县信用社积极探索支农新模式,创新开发并推出“安居宝”灾后重建房屋贷款信贷产品,共为石川乡受灾农户投放“安居宝”贷款3502万元。

   千难万难,行动起来就不难。困难磨砺着石川乡干部群众更加昂扬奋发前行。2014年春节过后到7月底,可以说是石川乡灾后重建最艰难的时候,面对受灾最严重的三条沟村群众灾后重建信心不足等诸多问题,乡村社三级干部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双休日,一遍遍做工作,一次次再动员,一面宣传讲解政策,一面真心感化群众,最终干部的真诚温暖了群众的心,群众纷纷投入到灾后重建中。特别是菜子川村和三条沟村两个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由于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参与度高,虽然开工迟,但建设进度快,2014年底157户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房,确保了他们安全过冬,温暖过冬。

   如何让石川人民在灾后重建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产业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石川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作为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全乡形成了以当归种植和育苗为主的主导产业,并将产业扶贫资金、扶贫互助资金向重点村、重点领域集中投放,初步形成了适合各村的“一村一品”产业。虎龙口村立足妇女刺绣历史悠久、花样品种丰富的实际,及时成立了虎龙口村编织协会,免费组织培训班4286人次,发放妇女小额贷款29万元用于手工编织,形成了当地妇女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三眼泉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草畜产业,成立荣发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12户群众脱贫致富,今年该合作社以平均每只750元的价格出售365只羊,实际收入达27.375万元。村民肖天明成立了漳县天南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带动贫困户发展燕麦种植,加工燕麦产品,今年已销售9800公斤,实现销售额16.66万元。三条沟村地处林缘区,发展育苗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震后村委会主任康存哥带头创办了石川生态林场,注册成立了漳县石川乡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刚开始的20亩发展到目前的480亩,苗木繁育已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我们受了灾,国家给我们重建补助,信用社又贷款支持我们重建家园,各级领导和干部都十分关心我们!”在受灾最严重的三条沟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57户搬进新家的受灾群众感谢党和政府。走进村民康作荣家,硬化的院落和院中摆放的各种花草树木映入眼帘,干净整洁的厨房和水冲式厕所和城里的没有两样,勤劳的女主人张玉兰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家人正围坐在火炉旁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农家生活真是让人羡慕。

   梦想之路,洒满阳光。如今的石川乡,最偏远的三条沟村,平坦硬化的道路铺到了家门口,占卜村河堤工程、三眼泉村人饮工程建成,坚固的护岸和干净的自来水,让人们感受到灾后重建的成效。如今的石川,灾区面貌焕然一新,重建户已搬到宽敞明亮的新居,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据统计,地震后投入到石川乡的各类重建资金达1.88亿元。如今的石川,宛如图画,成为涌动生命激情的土地,青山绿水见证着当归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也见证着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重建精神,干群同心谱写出灾后重建的动人诗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石川人民一定会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精神,见证重生,怀揣梦想,继续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上篇:

下篇: